工程機械輪胎正確使用及管護5大技巧
閱讀:2012-8-19 11:05:53 3771
工程機械輪胎(OTR)有4種分類:一是按輪胎用途及胎面花紋特征分類;二是按輪胎斷面寬度分類,分為標準輪胎和寬基輪胎;三是按輪胎充氣壓力分類,一般充氣壓力0.54 MPa為高壓胎,充氣壓力0.2~0.5 MPa為低壓胎,低于0.2 MPa為超低壓胎;四是按機型分類,自卸車為E型,平地機為G型,裝載機為L型,壓路機為C型。
輪胎的組成及性能:
輪胎有簾布層、胎圈、緩沖層、胎面四個主要部分組成,輪胎的性能基本上取決這四個部分。(1)胎面(2)緩沖層(3)簾布層(4)胎圈(5)胎層(6)氣密層
輪胎的作用:(1)承受汽車自身與負荷的質量,保持其運行性能 (2)緩沖車輛行駛所收到的沖擊與震動,保持車輛行駛的穩定性和平順性。(3)保證整個輪胎可靠的與地面接觸,發揮改善車輛的牽引性、通過性和制動性
使用工程機械輪胎的正確方法:
1.起步和停機平穩
機械在起步時,輪胎由靜止狀態突然轉動,如果起步速度過猛,輪胎與路面產生劇烈摩擦,可加速胎面磨損。因此,工程機械起步不要過猛,松離合器與加速應配合適當,使機械徐徐起步,平穩而不發抖,避免因輪胎與地面拖曳而加速胎面的磨耗。
當機械在緊急制動時,輪胎與路面會出現滑拖現象,導致胎面與路面摩擦劇烈,產生高溫發熱。這樣,不僅會加速胎冠的局部磨耗,而且極易造成胎面、胎體或胎體簾布層之間脫離、起瘤等損壞。在駛中,駕駛員應根據道路情況,多運用氣制動,少采用制動器制動,盡量避免緊急制動。
2.行駛速度適中
機械若行駛速度過快,輪胎在路面上會產生滑移,造成磨損加劇。同時,高速行駛時輪胎變形次數增多,胎溫急劇升高,胎體性增大,輪胎與路面接觸面積減小,在稍有不平處車輪就會懸空而過,頻繁地懸空跳躍行進,使輪胎與路面渭拖性磨損的機率增大,增加胎面磨損。因此,駕駛員應根據路面情況控制車速。
此械在下坡行駛時,應根據坡度的大小、長度及路面情況,控制適當的車速。同時要注意與前方順向行駛的車輛保持50~100m以上的安全距離,并靠右行駛。在視距較短地帶,應注意對方的制動情況,隨時喇叭示意。在下長坡、陡坡且路面狹窄較險的地段,應隨時做好停車、讓車的準備,采取輕微制動或排氣制動來控制車速。
在上坡行駛時,應盡量利用慣性行駛。適當變速,及時換擋,不要等機械停下來后再重新起步, 以避免驅動輪的滾動損失,加速輪胎的磨耗。
機械在轉彎行駛時,駕駛員應根據彎況、轉彎半徑、行車密度及車速快慢操作。一般要適當減速,不要高速轉彎,以免由于慣性力和離心力的作用造成單邊輪胎超載拖曳,加速輪胎的磨損,甚至翻起翻車事故。
3.道路選擇適宜
機械在無分道線的道路上行駛時,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應盡量在道路的中央區行駛,以防止輪胎偏磨和避免個別輪胎因負荷偏重而爆裂。
機械在公路的維修施工地段行駛時,如因翻修路面或因爆破山石路面上鋪滿了尖石塊時,應用低速緩行、選擇路面的辦法通過,避免輪胎因過度碰擊被嚴重刺傷或劃傷。
在通過泥濘便道、積雪冰凍地段時,預先進行觀察,選擇較堅實、滑溜量小的地方通過。遇到車輪打滑時,應立即停車,試行倒退,另選路線前進。如倒退時車輪同樣打滑,則應將輪胎打滑處前后和兩旁的稀泥排除,或設法在車輪底下及周圍鋪上石塊、沙子或草。不要采用猛轟油門硬性通過的辦法,以免輪胎愈陷愈深,因原地空轉而急劇發熱,造成胎面及胎側嚴重劃傷。
4.搭配合理
械前后、左右的輪胎必須搭配合理。同一機械裝配的輪胎應保證廠牌、規格、結構、花紋、負荷相同。子午線輪胎和斜交輪胎不能混裝;輪輞直徑、寬窄不同的輪胎或斷面寬度不同的輪胎均不得混裝。否則,將使個別輪胎磨損加劇,造成早期損壞或爆胎。換用新輪胎時,以冬季或春季為宜,須按規定的旋轉方向安裝,最好將全部輪胎同時更換。如果確需新舊輪好將全部輪胎同時更換。如果確需新舊輪胎搭配使用時,其磨損程度相差不得超過5mm,且應先更換前輪輪胎。同時,應結合保養周期進行輪胎換位。
5.氣壓正常
輪胎的氣壓必須保持正常。氣壓正常時,胎冠與路面接觸面積較大,承受載荷均勻,磨損正常,若氣壓過底,則輪胎的剛度下降,承載后變形嚴重,因胎肩局部著地使磨損加劇,變形嚴重時還會引起胎體發熱,造成簾線疲勞、胎體分層等早期損;若氣壓過高,會使輪胎發硬、彈性降低,簾線因受到過度伸張而折斷,同時由于接地面積變小,加速胎冠局部磨損和增加單位面積負荷, 引起早期損壞或爆胎,這一現象夏天尤為嚴重。因此,駕駛員在工作前要注意檢查輪胎氣壓, 不足時要及時充氣。
6.保養及時
機械在行駛中,如果出現乏力、操作困難、車身傾斜、異響、抖動或有燒焦氣味時,應立即停車檢查輪胎狀況。途中休息時,應檢查輪胎氣壓和溫度是否正常、輪胎螺母是否松動、輪胎是否被刮擦等情況,并認真查看胎面有無雜物嵌入,一旦發現要及時清除。
機械在行駛時,輪胎因不斷地撓曲變形而發熱,導致輪胎溫度升高(用手背觸及感覺燙手),輪胎氣壓也隨之升高,在炎熱季節行駛時,輪胎發熱和氣壓升高的現象更為突出。遇到這種情況, 切不可用放氣或澆潑冷水的方法來降低輪胎氣壓和溫度,最好停在陰涼處降溫后再行駛;若途中需要涉水,應先停車休息,待輪胎降溫后方可下水;行駛后保養時,亦應等輪胎溫度下降后方可用水洗車,否則會使輪胎驟冷變形而發生裂紋,造成早期損壞。
在冬季嚴寒條件下長時間停放野外時,應在輪胎下面墊上木板、樹枝、沙子等,禁止用瀝青和汽油攪拌后的物質涂抹在輪胎上。
7.選好停機地點
機械在行駛途中停機和到站后停機時,要選擇平整、干凈、無油污的地面停放,避免石頭頂著輪胎和輪胎接觸油污,盡量避免在坡道上停機,夏季應停放在陰涼處,避免輪胎在烈日下暴曬;嚴寒季節應停放在避風向陽處,防止輪胎與地面凍結。長期停駛的工程機械,應支起機架,解 除所有輪胎負荷,按規定給輪胎充氣到標準氣壓的90%,并在輪胎表面涂一層石灰石粉,亦可將輪胎清洗、晾干后,刷涂IXF橡膠防老化涂層,以避免陽光照射和減少與空氣的接觸。
8.存放妥當
輪胎的存放條件好壞對輪胎的影響很大。如果在良好條件下保存輪胎,一個新胎可以維持5 年不變質或只有輕微變質,如果保存條件不好,一個新輪胎可以在一年內報廢。在干燥、密閉、黑暗及室溫在4~l6℃的條件下保存最為適宜。不應在熱室或靠近散熱器、爐子處保存,也不應在潮濕、空氣流通大的地方保存輪胎。同時,輪胎應按直立或水平堆放的方式進行放置。
工程機械輪胎保養的5大方法 :
輪胎是輪式車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技術狀況直接影響輪式車輛的牽引性、通過性、平穩性、安全性、舒適性和經濟性。據統計,輪胎的維修費用約占整臺車輛正常維修費用的15%。分析輪胎非正常磨損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對策,對防止輪胎非正常磨損、延長使用壽命、節約成本、提高其使用效益和保證安全作業等都有現實意義。本文通過分析輪胎非正常磨損的原因,提出了若干延長輪胎使用壽命的措施,供各位用戶參考實踐,以節約成本,保護機器,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輪胎使用過程中因各種因素而造成的非正常磨損,是令廣大司機朋友頭疼的事情。有輪胎氣壓的過高、過低,超負荷作業、四輪定位不良、以及操作手駕駛技術不熟練導致的野蠻操作、輪胎的選配和安裝的不合理以及外部堅硬物的損害等,都會減少輪胎的使用壽命。如何有效規避這些非正常磨損,就需要做好以下這些方面的工作:
首先,嚴格遵守輪胎充氣標準,充氣后應檢查各部位是否漏氣,并應定時檢查輪胎氣壓,確保符合標準。養成使用氣壓表測量氣壓的習慣,不可用肉眼判斷。保證輪胎有一定的彈性,在承受的規定的負荷時,使其變形不超過規定范圍,保證車輛在行駛中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舒適性。備胎的氣壓要充的相對高一些,以免日久跑氣。
其次,要正確選配和安裝輪胎,并按輪胎規格配用相應內胎。同一機械上裝配的輪胎應保證同一品牌、同一結構和同一性能。如果這一點不能做到,應該在同一軸上裝配同一品牌、同一規格、同一花紋和類型相同的輪胎;換新輪胎時,應做到整車或同軸同換;帶有方向性的花紋輪胎,應按照規定的滾動方向安裝;換用新輪胎時,應將新輪胎裝在前輪上,修理過的輪胎裝在后輪上。為確保行車安全,翻新的輪胎不準作轉向輪(前輪)使用。
第三,定期進行輪胎換位。車輛行駛一段時間后,前、后輪胎在疲勞和磨損程度上就有所不同,因此應該按規定及時換位。換輪胎有交叉法和循環法兩種。交叉換位法適用于經常在拱性較大的路面上行駛的車輛,而循環換法適用于經常在較平坦的道路上行駛的車輛。
第四,還要控制輪胎溫度,車輛在行駛過程中,輪胎因摩擦、變形而產生熱量,使輪胎內部的溫度、氣壓升高。當輪胎溫度很高時,不能采用放氣降壓的方法,更不能給輪胎潑水降溫,以免加速輪胎的損壞。應在蔭涼地方停車休息,待輪胎溫度降低后方可繼續行駛。車輛途中停車和到現場,要養成安全滑行的停車習慣。要選擇平整、干凈和無油污的地面停放,每條輪胎都要平穩落地,尤其是車輛裝載過夜,更應該注意選好停放地點,必要時將后輪頂起。當車輛長時間停用時,應該用木塊將車架頂住,以減輕輪胎的負荷;輪胎沒有氣壓時不能就地停放,應將車輪頂起。
第五,輪胎應該避免存放在陽光、油類、酸類、易燃物及化學腐蝕品附近。所有的輪胎都應存儲在冷卻、干燥和黑暗的室內,輪胎應立放,嚴禁平放、堆疊或串心懸掛。存放期不得超過三年。內胎如需單獨存放,應充以適量的空氣,不得折疊、平放或堆疊。不單獨存放時,需放在外胎內,并適量充氣。
以上由臨沂成碩機械整理發布,最后來說說,工程機械輪胎和普通輪胎之間的區別吧,汽車輪胎的氣壓高,是高壓胎,825R20以上的都打13個氣壓。工程胎的氣壓低,是低壓胎,像鏟車的輪胎比人還高,但它只有3到4個氣壓。此外它們兩者的設計理念也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