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增長 推進工程機械持續健康發展
閱讀:2010-11-17 14:49:18 3186
提升工程機械市場需求 創造廣闊發展空間
“包容性增長”意味著我國經濟發展將以更大的力度進行調結構、轉方式,保護環境和資源,淘汰落后產能,增強內生動力。同時,國家要實現現代化,要實現社會的繁榮富強穩定,勢必將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縮短中西部差距,大力支持中西部的崛起。在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增加投入。這些政策將為工程機械行業增加強勁的市場需求。
加速產業鏈整合 增強企業整體競爭力
工程機械企業要想獲得快速發展,理順上下游關系,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對增強企業整體競爭力關系重大。包容性增長強調的是合作與共贏的理念。工程機械企業在與供應商、經銷商之間共生共榮,彼此之間建立起誠信、尊重、攜手共進的合作關系。這不僅能夠從整體上理順上下游,而且能夠建立起一個健康的產業鏈,保證企業的持續性發展。
推動國際性合作 促進企業全球化發展
胡錦濤主席強調,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要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有效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各國各地區必須團結一致,秉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理念,深化交流合作,協力解決經濟發展中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如今,經濟全球化給世界各國發展帶來空前機遇。同時,隨之而來的國際分工大發展、產業大轉移和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大流動,對于彌補發展中國家國內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缺口,實現產業演進、技術進步、制度創新和整個經濟發展都非常有利。目前,隨著國內工程機械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正開始逐步實施走出去戰略。他們迫切需要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打破貿易保護主義,參與國際化競爭,創建世界級企業。很多民族工程機械企業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像三一、柳工等已在海外建立起了自己的工廠,而遍布全球的營銷網絡更為走向世界鋪平道路。從全球看,包容性增長,意味著在各國經濟發展的道路上,西方發達國家對于發展中國家須采取更加寬容、更加鼓勵和更加積極支持的態度。這對于中國工程機械民族企業的國際化戰略將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契機。
10月15日-18日,胡錦濤主席在第十七屆五中全會上提倡將包容性增長加入“十二五”規劃內。包容性增長將成為十二五規劃的主旨,國家將以此為主導制定相應的經濟政策,為整個中國經濟創造一個和諧的經濟發展環境,這將極大地推動工程機械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工程機械 經濟 區域